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制氢   |  储氢   |  运氢   |  加氢   |  燃料电池   |  氢能汽车   |  冶金   |  其他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技术应用 >燃料电池 >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思考与建议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思考与建议

2024-01-02 来源:高工氢电 浏览数:355

燃料电池行业正处在变局中。在一次年会上,来自氢璞创能、雄韬股份、新研氢能、氢晨科技、未势能源、明天氢能、三一氢能科技、骥

燃料电池行业正处在变局中。在一次年会上,来自氢璞创能、雄韬股份、新研氢能、氢晨科技、未势能源、明天氢能、三一氢能科技、骥翀氢能、上氢能源、氢沄新能源、鲲华科技、纽威莱等企业高层分享燃料电池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各位高层认为,燃料电池的发展重点已经由技术示范转变为商业化落地,初期仍面临着供应链、成本、路线竞争等诸多挑战,除了持续推进降本和技术验证外,要化被动为主动,谨慎把控发展布局机遇与风险,精准发力,分阶段推进燃料电池终端应用的落地和规模化推进,在实践中推进研发迭代和市场规模扩大的正向循环。观点详细阐述如下:

步子要稳,技术协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的技术发展在过去几年已经取得重大进步,燃料电池产品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电堆、系统和运行策略近年来都有明显的变化和进步,并较快得到落实;性能、寿命、控制、技术、工艺和性价比提升显著,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已接近商业化产品的要求。

氢电产业链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和韧性,但商业运行不同于技术示范,“最后十公里”的打通往往需要基于实际运行的反馈和优化,而不是单一地“卷”参数。

“这几年燃料电池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开发高性价比产品是商业化的必要条件。产品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完善性能、寿命、成本等关键指标。” 骥翀氢能集团副总经理兼深圳众为总经理王力表示。

氢沄新能源总工程师方芳博士则指出,现阶段车载燃料电池系统在氢耗、功率、寿命和成本4个方面面临现实挑战。这也意味着商用级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必须做到高能效、大功率、长寿命和低成本。氢沄新能源的策略是:从零部件能量回收与电堆运行策略同时入手解决氢耗问题与综合能效问题;功率大大于整车需求,可同时解决氢耗与耐久问题;以优选材料+电堆工作点优化+系统控制策略解决长寿命问题;综合考虑系统成本、用氢成本和维修成本来降低客户的用车成本。

此外,新兴技术普及需要足够低价,示范补贴不及预期下,持续推进降本是根本驱动力。基于多个赛道降本增效的现象,张小飞博士现场总结到:“补贴退坡下,降本是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也是商业规律!”这意味着业界还需要携手持续努力,推进技术优化和规模降本。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电堆成本的持续下降,包括膜电极中催化剂铂载量的持续下降,质子膜、碳纸及其关键原材料的深度国产化,模压板成本持续下降、性能的持续提升,端板、尾板开模,以及电堆制造成本的下降等。” 氢璞创能董事长欧阳洵博士表示,2025-2026年电堆批量售价预测在0.5-0.6元/W,而到2030年的成本目标则是0.2-0.3元/W。

心态摆正,氢能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

双碳背景下能源降碳增氢的氢能逻辑逐步明晰,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地区氢能战略方向相同,全球氢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各阶段项目转化率持续提升。“工业脱碳、交通脱碳、建筑脱碳等是历史必然。新能源电力尤其深远海风电输送、消纳成为瓶颈问题。未来的氢能利用,不仅是交通、更是氢-电协同全场景。”氢晨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易培云博士指出。

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规模超一百亿元,到203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有望增长到千亿元规模,2022到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近40%。

但必须承认,摆在巨大市场前景之前的,是产业发展初期的现实困境。“氢车发展正当时,但也遇到氢源与应用场景不匹配,加氢基础设置的严重滞后,供氢体系利益诉求不一致的发展障碍。距离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和用得好还有较远一段距离。” 未势能源副总裁解超朋博士直言。

企业唯有不断锻造技术、竞争、发展实力,筑牢成长基石,才能在这样一个长期主义的赛道有所收获。

“氢能这样一个改变整个能源结构的工程,经历短暂的冷静期可能也是一件好事,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洗牌会必然出现,有助于企业去除浮躁,踏实投入研发和生产。” 新研氢能首席技术官齐志刚博士认为。

“要突破以上这些障碍,需要通过构建金融生态、应用生态和供应生态来解决。当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商业化路径。”解超朋博士建议道。

枪法要准,集中突破能用起来的地方

氢电产业由燃料电池企业主导,前期示范运行的垫资尚未收回,叠加政策、经济、资金、人才、动机、基础设施、地方保护主义等多种不利因素,燃料电池企业的生存压力和各种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多地跑马圈地式示范投放不及预期情况下,秉承着“能用起来才是真理”的原则,企业开始把力量集中在低氢价高应用价值的生态空间。

三一氢能科技总经理宛朝辉博士分享了氢燃料电池重卡发展的“三阶段”发展理论:在起步阶段,整车成本降低到80万,氢气成本降低到10-20元/kg,百公里氢耗下降12kg/百公里(高速路况),钢厂、煤矿等用氢场景现场建加氢站;在发展阶段,整车成本降低到60万,氢气成本降低到20-30元/kg,百公里氢耗下降到10kg/百公里(高速路况),用氢场景距离加氢站10km以内;在成熟阶段,整车成本降低到40万,氢气成本允许≥30元/kg,百公里氢耗下降到8kg/百公里(高速路况),全面布局加氢站。

鲲华科技副总裁欧阳端祥则分享了鲲华科技针对钢铁厂运力的“氢”洁优化案例:钢铁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碳减排压力下,越来越注重清洁运力,给氢能重卡提供的市场很大。在这种场景下,鲲华科技不是简单卖系统、车,而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公司在服务过程中会帮助钢铁厂系统性地优化运输路线,在充分解决其用车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包括物流成本、车辆购置成本等成本的下降。

上氢能源董事朱培军分享道,上氢能源正战略打造商业化、自闭环氢能产业链,规划在风光资源富集区根据适合当地氢能车、氢化工、氢冶炼应用场景,布局风光发电-绿电制氢-储氢-加氢-用氢,先期打造分布式自闭环氢能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基座,链接所有分布式氢能产业布局,形成公司数字化氢能源供应体系。目前公司在新疆的布尔津县已启动相关项目。

纽威莱中国区负责人余建光介绍,纽威莱燃料电池可满足多种场景的应用,包括叉车、港口设备、矿山设备和路面车辆等。针对中国市场,经过前期市场培育的纽威莱也取得了进展,有大巴、装载机和港口偏置车头牵引车和以及氢能电源车等项目正在执行,同时公司在积极地和国内合作伙伴探讨落地中国本土化生产。

非车用方面,燃料电池的示范进程正在加快,市场呈现基数小、增速快的特点,尤其氢储能发电产品成燃料电池厂商新增长点。

雄韬股份副总裁、技术总工陈宏博士指出,未来氢储能在发电单元的经济性上需要做好六个方面:1、高可靠性,发电安全性是最重要安全性,是可靠性的保障;2、高效率,从电解水制氢到氢发电经过了两道效率的转换,只有提升效率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氢储能的经济性价值;3、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裂解等工艺生产,从而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4、灵活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可以灵活地安装在各种规模的能源系统;5、低排放,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6、实现关键经济性指标,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中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氢航科技董事长刘海力表示,氢航科技则聚焦轻量化的燃料电池,坚持价值引导,在氢电航空、移动电源、小型车辆、水上应用等四个方向坚持创新应用并提供燃料电池及氢动力解决方案。

明天氢能品牌总经理张健分享“零碳都市”概念,即利用低谷电、以及风电、光电、水电、无法消纳和上网的电力资源,就地电解水制氢,达到绿色储能的目的,搭建城市零碳能源体系;利用绿色制氢及燃料电池技术在城市开展在公交、物流、环卫、机械装备、航运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零碳都市。

结语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产业,它有着能源、科技、技术、制造等的多重基因,有着制储运加用、多技术路线并行的复杂,有着参与未来能源结构的无限希望,也有着发展初期的困顿和迂回。

参与者要对政策、对地方、对资本、对社会各界心存敬畏,深刻认知氢能及燃料电池是一个长期主义的赛道,唯有真诚、踏实地扎根,严谨、大胆地去发掘创造才能收获长期主义的复利。

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在对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有建议和鞭策的同时,也需给予更多耐心和支持,氢能与燃料电池的诗与远方已经在路上。


阅读上文 >> 现代氢能首批氢能物流车示范项目在广州开启试运营
阅读下文 >> 云韬「氢能源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已获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Technology/show-131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