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05-16 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浏览数:344
将火电与电解水制氢加氢系统有机耦合,不仅能进一步挖掘各设备的灵活性潜力及火电与其他能源的耦合能力,进行火电深度调峰改造,
将火电与电解水制氢加氢系统有机耦合,不仅能进一步挖掘各设备的灵活性潜力及火电与其他能源的耦合能力,进行火电深度调峰改造,还能充分发挥氢储能强项,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耦合创造新的方向。
氢储能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氢储能优势日益突出,制氢加氢一体站将成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环节之一,将制氢系统参与火电机组辅助调峰,在增加电厂负荷率的同时减少了对外出力,利用低谷期或富余的火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将产生的H2直接通往邻近加氢站或储存起来供外部使用,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
在用电高峰期,可利用燃料电池发电并入电网,实现电厂富余发电负荷与电解水制氢的有机耦合,形成“火力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的模式,构建电厂灵活性改造及区域氢能发展的双赢局面。制氢加氢一体站运行模式如下图所示。
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站在电厂中的应用
项目概况
一火电厂制氢加氢一体站总平面布置如图5所示,整站分为制氢区和加氢区,用安全栅栏隔开。制氢区采用2台500m3/h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一用一备),经电解后产生的H2压力为1.0~1.5MPa,设计日制氢能力1000kg。加氢区共有3台加氢机,日加氢能力1000kg。站内设有低压(1.6MPa)、中压(20MPa)和高压(45MPa)储氢容器,储氢量973.4kg,可对35MPa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也可对氢气长管拖车充氢,供氢方式主要为站内制氢,或采用长管拖车供氢。
制氢区内制氢间、储氢容器等设备与站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参照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表3.0.2和表3.0.3,制氢区工艺装置内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参照表6.0.2,加氢区内设施的防火间距设计参照GB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2021年版)表5.0.1A的规定。该站总平面布置合理,土地利用率高,制氢加氢一体站在空间布局方面存在应用的可行性。
工艺流程
电解产生的H2通过碱液冷却器冷却、氢氧分离器分离、综合塔冷却、洗涤等环节,由调节阀调节输出到低压缓冲罐中。加氢区主要集增压模块、加氢模块和旁通模块于一体,旁通模块和增压模块出口通过顺序控制盘与加氢机连接。
氢气增压模块采用二级增压模式,20MPa氢气压缩机将电解装置后端低压缓冲罐内的低压H2增压到20MPa后,通过充氢柱加注到长管拖车内或直接加注到中压储氢容器中,再通过45MPa压缩机增压加注到高压储氢瓶中。有加氢需求时,使用顺序控制阀组对车载气瓶多级供气,当车载气瓶气压较低时,由旁通模块即长管拖车直接通过卸气柱与加氢机相连进行供气。随着车载气瓶气压升高,再由高压储氢瓶供气,具体的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
项目服务功能和应用场景
站内设有储氢容器,储氢量973.4kg,其中H2具有以下用途:a)通过加氢机为氢燃料电池重卡、大巴、物流车和垃圾清运车等供氢;b)通过管道向邻近工业公司供氢;c)通过管道向电厂发电机组供氢;d)通过长管拖车对外售氢及外购氢源向站内供氢。
一体站具备多重服务功能并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待市场规模扩大、产业成熟之后,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火电耦合制氢加氢一体站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优势
a)制氢方式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安全可靠、运行寿命长、成本较低且技术成熟。国内碱性电解槽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单槽电解制氢量大,它最核心的特点是要求电力稳定可靠,因此适用于稳定的火电电解制氢。
b)辅助调峰,降本增效。大量可再生能源并网时,由于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和反调峰特性,弃风、弃光和弃水现象严重。为缓解该现象,电厂机组长时间处于低负荷状态,通过厂内制氢能有效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电厂发电负荷,降低度电耗煤量,减少碳排放量,消纳峰电及无法上网的富裕电力,实现电厂富余发电负荷与电解水制氢的有机耦合。
c)发电机组就近补氢降温。电厂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与空气相比H2的密度低且导热系数高,是优良的冷却介质,毗邻氢产地的电厂通过外购H2对氢冷发电机补氢。这样做,虽然降低了建站成本,但是存在H2价格不稳定和运输条件受限等问题。而站内制氢能为电厂氢冷发电机持续提供可靠且满足发电机纯度、湿度要求及用量的H2,有利于减小外购H2价格受供气单位、道路运输等条件的影响。
d)节能减排,创造营收。制氢加氢是一体站的基础功能,售氢是核心业务。站内制取的一部分H2通过加氢机向氢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绿色交通的应用进一步减少了碳排放量,同时也避免了H2运输途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解决了中心城市加氢站的缺氢和H2运输问题,实现安全可靠供氢。根据H2应用领域广的特点,其余H2向工业、建筑等行业出售,在推动节能减排的同时创造收益。
制约因素
a)成本因素。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成本投入主要包括土建费用、设备费用、电费、水费、人工费和日常维护费等。徐进等对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进行分析,认为1000m3/h的制氢站采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是碱性电解水制氢的4倍,碱性电解槽成本占制氢设备成本的50%以上,在设计使用寿命25a间电费成本约占总成本的90%。
刘玮等差量化分析了国内外电解水制氢技术现状和目前中国平准化低碳清洁氢成本,认为耗电成本占总成本的70%~90%。对于2000m3/h碱性电解水制氢站,当工业电价为0.616元/(kW·h)时,制氢成本约为39.06元/kg。目前市场上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能耗为4.7kW·h/m3,若按照浙江省低谷电价为0.2481元/(kW·h)(含税)进行计算,电费成本约为1.2元/m3,加上设备折旧、运行维护等费用,总成本在1.9~2.4元/m3。即使采用谷电制氢,与表1中各制氢方式相比,电解制氢在成本上仍有很大的挑战。
b)分配控制策略。火电调峰依赖于站内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站内控制系统需根据电网调度信息、站内储氢水平、用氢量波动规律、各设备的能耗特点等,及时调整匹配最优火电机组发电负荷与制氢时长,平衡源-荷净波动功率,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用户端耗电频率不稳定的问题,在提供最基本的加氢、售氢服务的同时参与电网调频辅助服务。影响火电耦合制氢加氢一体站系统动态功率平衡优化控制策略的因素多,不确定性大,且目前更多的调控策略研究集中在风光发电耦合氢能源系统功率方面,对火电耦合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控制策略研究很少。
c)储能端。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能量效率在56%~80%,氢燃料电池存在应用成本高、功率密度低等问题。国内厂家最新的氢燃料电池转化效率也仅在60%左右,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电-氢-电模式能量消耗将至少达50%以上。蓄电池储能,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但比能量低、占地空间大、循环寿命短,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这也是上述项目未配置氢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储能的原因之一。
“火力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模式的可行性
在“双碳”背景下,火电逐步转变为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的功能性电源。为探索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以具体项目为例,分析了氢电耦合“火力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模式的可行性及相关制约因素,得到如下结论。
a)氢能具有热值高、储存时间长、消耗渠道多和低碳清洁等优势,是良好的储能方式。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成熟、成本低,单槽电解制氢量大,与稳定的火力发电契合度高。
b)火电耦合碱性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站在空间布置、工艺流程和市场前景方面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c)火电耦合氢储能可发挥火电机组调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和火电机组负荷率,降低度电煤耗;生产的H2直接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冷却或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利于减少CO2排放;H2还可作为工业原料向外出售获取收益,推动氢能产业链与社会经济发展。
d)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成本主要是电费成本和设备成本,若能获得当地政策的扶持并给予专门电价,将大幅降低制氢成本。降低碱性电解槽的功耗和开发低成本的关键新材料也是未来降低成本的研究方向之一。
e)电-氢-电模式能量转化效率低,若将氢燃料电池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利用起来,形成热电联供的模式,将提高整体效率。
f)在光照条件和风力资源丰富的前提下,可引入屋顶光伏发电和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利用日间高峰时段产生的光伏电和夜间谷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形成多能互补制氢加氢一体化系统。
来源:储氢产业圈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Technology/show-164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