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01-30 来源:中国石化报作者:张松才 浏览数:375
正月初一晚,豫东北濮阳天寒星稀,记者走进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制氢车间,这里是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
正月初一晚,豫东北濮阳天寒星稀,记者走进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制氢车间,这里是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
晚上9时30分,寒风料峭。制氢一班班长宋宗庆带领实习生王广辉,手把手教他启动氢气压缩机上的电加热器,把润滑油加热到16摄氏度。
随后,宋宗庆招呼着员工田建平、张湘忠来到加氢母站。他们连好管线,验漏合格后,用氮气吹扫3遍,置换出里面的空气。然后,再用长管拖车中的余氢吹扫3遍管线,把里面的氮气置换干净。
晚上10时40分,宋宗庆在制氢装备操作间设置好工作参数,摁下启动键。初氢进入纯化器,去氧、脱水。不一会儿,仪表显示,氢气纯度达标。宋宗庆开启压缩机、打开充氢阀,但是氢气一直充不进拖车。
宋宗庆额头浸出汗珠,他仔细查看拖车尾部的压力表,总算找出了原因。原来,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低于长管拖车中的余氢压力,所以难以进气。
宋宗庆果断关闭充氢阀。8分钟后,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上升。再开启充氢阀,充氢完成。
深夜零时,气温降至零下11摄氏度。宋宗庆和王广辉、田建平、张湘忠裹紧工衣,两人一组,分路巡检。他们认真记录原水和除盐水的电导率,查看润滑油的温度、压力,对比制氢装置工作参数……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
按规定,员工两小时巡检一趟。然而,一过深夜1时,巡检员工半小时就要出去一趟,忙得脚不沾地。“后半夜,充氢压力越来越高,管线接口和仪表根部泄漏的概率就越大。我们必须加密巡检,才能避免闪失。”宋宗庆告诉记者。
内操宋祥雨第一次在工作岗位过春节。傍晚一接班,这个属兔的女孩就“焊”在中控室,一连十几个小时盯着显示屏,与外操核对数据,在电脑上调节阀门。
正月初二凌晨4时35分,周边村庄的鸡鸣声响起。宋祥雨两只眼睛熬得像兔眼,脖子又酸又僵。她滴了几滴眼药水,笑着对记者说:“油田要在‘十四五’建成年产4500吨的豫北绿氢供应中心,我很庆幸赶上氢能大发展的好时代,制氢大有作为。” 春节假期7天,制氢车间共生产出2246千克 99.9995%的高纯绿氢,持续保障安全绿色能源供应。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Technology/show-66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