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01-31 来源:能源前沿 浏览数:436
研究表明,电解水制备绿色氢燃料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成熟的低温水电解技术,无论是碱性电解槽还是质子交换膜(
研究表明,电解水制备绿色氢燃料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成熟的低温水电解技术,无论是碱性电解槽还是质子交换膜(PEM)基电解槽,均采用高纯水作为电解材料,这与淡水含量不足的现状存在明显冲突。相比之下,海水占地球水储量的96.5%,如果能开发出电解海水制氢技术,这将是一种几乎无限的资源和天然电解质原料。然而,由于天然海水的复杂性,直接海水分解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的碱性和新兴的利用淡水的PEM电解相比,直接海水电解技术的进展停滞不前。
主要挑战在于:电解系统在接近中性(~pH 8.0)的条件下效率低,稳定性差。更重要的是,存在高浓度的有害氯离子和不需要的阳离子,包括Mg2+和Ca2+。具体而言,与碱水相比,在中性海水条件下,阳极析氧反应(OER)和阴极析氢反应(HER)的催化剂的活性都很低。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所需的电流密度需要更高的施加电压。在这种情况下,会触发有害的氯氧化/腐蚀,进一步降低整体电解效率,严重侵蚀催化剂。此外,在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海水的pH值明显增加,由于Mg的存在,导致形成大量的不溶性沉淀物,从而物理阻挡了阴极。
为此,强碱添加在海水电解中仍然需要。目前,采用过渡金属基催化剂进行碱化海水电解后,在1.80V~1.90V(60°C~80°C)下氢电流密度可达到100 mA cm-2~400 mA cm-2,但海水电解的性能远远落后于淡水电解。因此,基于近40年的研究,直接海水电解的主要挑战仍然存在于催化剂工程和器件设计中。
天津大学凌涛教授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通讯作者)报道了直接电解未被碱化或酸化的真实海水,在500 mA cm-2下实现超过100小时的长期稳定性,且性能与在高纯水中循环的典型PEM电解槽相似。
具体来说,作者通过在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引入Lewis酸层(例如,Cr2O3),实现了动态分裂水分子并捕获羟基阴离子。这种原位产生的局部碱度有利于两个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并避免了氯化物的侵蚀和在电极上形成沉淀物。因此,一种带有Lewis酸修饰的电极(Cr2O3-CoOx)天然海水电解槽,在1.87 V和60°C条件下展现出了工业要求的1.0A cm-2电流密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Technology/show-66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