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会议报道 > 绿色发展新动能有挑战更蕴机遇 深圳氢能3年后规模500亿

绿色发展新动能有挑战更蕴机遇 深圳氢能3年后规模500亿

2022-12-13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王海荣 浏览数:171

12月12日开幕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绿色低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代表企业汇聚低碳城

12月12日开幕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绿色低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代表企业汇聚低碳城,共同“碳”寻绿色发展新动能。

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圆桌对话现场

绿色发展新动能有挑战更蕴机遇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能。”12月12日,参加论坛圆桌对话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如是说。

谈及绿色发展动能,刘世锦表示:“当前低碳和增长的矛盾很突出,面临的压力很大,有人说是一种‘刀锋之路’。”

刘世锦认为,挑战蕴含机遇,思路决定出路。他举例说,中国很多产品没有达到需求峰值,可以用绿色能源来替代。“为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这么快呢?是因为我们人均汽车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峰值,所以我们现在还有空间。”

其次,刘世锦认为,中国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中速增长态势,因此市场需求比发达国家相对要大,这对于绿色产品的金融市场普及、扩展非常重要。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是什么关系?刘世锦形象地将两者比喻为天然融合在一起的“亲兄弟”。数字经济应用在能源、制造业、农业、建筑、服务、交通等领域,可以减少15%—37%的碳排放,其应用本身就减少碳排放。

事实上,当前做的很多绿色技术本身必须要依托数字技术。他举例说,碳核算要科学准确,就必须应用数字技术,从而将过去复杂、麻烦的环节一揽子解决。因此,绿色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在一系列高碳行业中的推广应用,也同步带动了数字化转型。

材料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

作为国内知名的炭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认为,材料是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

“现在熟知的大规模应用的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铜铟镓硒,以及研究非常活跃的钙钛矿太阳电池,都是以材料来命名。从中可以看出,材料的发展对新能源的重要性。”

其次,在用能方面,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也是以材料来划分。在碳捕集方面需要吸附材料,转化二氧化碳也需要高效的催化剂。发展氢能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制氢、制作燃料电池来储氢。这些都说明,材料和碳达峰、碳中和密不可分。

此外,材料本身的发展也需要低碳化、零碳化。我们不再用焦炭进行金属的冶炼,而采用氢冶炼的方式,从这个维度观察,也在极大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深圳要勇当氢能先行示范区

长期深耕氢能领域的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晓辉认为,氢能产业发展备受关注,深圳要勇当氢能先行示范区。

《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成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展望203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目前,深圳已有150多家和氢有关的产业链企业,覆盖了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系统集成、应用产品、标准测试等产业链环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

金晓辉认为,利用深圳的创新优势,勇当氢能先行示范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阅读上文 >> 氢能规划持续落地催生行业景气 上海电气“制”“储”“加”“用”全产业链发力
阅读下文 >> 大力推进氢能应用研究,上海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news/show-120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