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头条聚焦 > 3年后产业规模500亿,深圳氢能要搞大事

3年后产业规模500亿,深圳氢能要搞大事

2022-12-13 来源:读创 浏览数:317

12月12日开幕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绿色低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代表企业齐聚深圳,共同“碳寻找”绿色发展新动能。

 12月12日开幕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绿色低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代表企业齐聚深圳,共同“碳寻找”绿色发展新动能。
 
 
绿色发展新动能有挑战更蕴机遇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能,不仅在中国,其实在全球范围都是如此。”12月12日,参加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圆桌对话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如是说。
 
谈及绿色发展动能,刘世锦首先感受到是压力。“当前低碳和增长的矛盾很突出,面临的压力很大,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可选的空间很窄,有人形容为一种‘刀锋之路’。”
 
刘世锦认为,挑战蕴含机遇,思路决定出路。“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转换一下,看到的前景就不一样了。”
 
 
他解释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绿色转型所支付的转型重置成本和沉没成本相对比较低。
 
他举例说,中国很多产品没有达到需求峰值,可以用绿色能源来替代。“为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这么快呢?是因为我们人均汽车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峰值,所以现在还有空间。这样支付在传统的汽车生产运营方面的投资相对比较少,所承担的资产和减值的风险也相对比较低。”
 
其次,刘世锦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中速增长态势,因此市场需求比发达国家要大,这对于绿色产品的金融市场普及、扩展十分重要。
 
此外,与之前的技术革命相比,中国的绿色技术并不落后,有一些层面甚至处于并跑、领跑的状态,技术上的优势已经转化为市场优势。
 
再者,中国的制度和政策优势,政府的执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财政货币政策也能给予支持。这些都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利条件。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是“亲兄弟”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是什么关系?刘世锦形象地将两者比喻为天然融合在一起的“亲兄弟”。
 
他举例说,数字经济应用在能源、制造业、农业、建筑、服务、交通等领域,可以减少15%-37%的碳排放,其应用本身就减少碳排放。
 
事实上,当前做的很多绿色技术本身必须要依托数字技术。他举例说,碳核算要科学精准,就必须应用数字技术,从而将过去很复杂、很麻烦的环节一揽子解决。因此,绿色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在一系列高碳行业中的推广应用,也同步带动了数字化转型。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数字技术和绿色发展两者是相互支撑、相互赋能的,它是横向技术,国民经济的各个部分都会分享到它们提供的新的增长动能,都要进行系统化改造。”刘世锦说。
 
材料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作为国内知名的炭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认为,材料是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很多人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重要的是能源结构调整,其次是用能方式的改变,再者是在碳汇方面开展相关工作。成会明指出,在这三个方面,材料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现在已大规模应用的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铜铟镓硒,以及研究非常活跃的钙钛矿太阳电池,这些都是以材料来命名。从中可以看出,材料发展对新能源的重要性。”成会明说。
 
 
其次,在用能方面,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也是以材料来划分。在碳捕集方面需要吸附材料,转化二氧化碳也需要高效的催化剂。风电也需要碳纤维来做高强高膜的叶片。发展氢能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制氢,制作燃料电池来储氢。这些都说明,材料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息息相关。
 
此外,材料本身的发展也需要低碳化、零碳化。金属冶炼过程中不再用焦炭,而采用氢冶炼的方式。从这个维度观察,也在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在材料科学与工业领域,无论是从研究还是产业化方面都非常活跃,我相信中国的材料研究与产业能够支撑我们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成会明说。
 
深圳高校贡献绿色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表示,实现碳中和过程中,要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真正实现碳中和,直接转化技术要突破,发展新型的光伏技术,比如钙钛矿。”赵天寿表示,要发展新型的变革性的储能技术,真正推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和光电的利用。
 
 
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已经成立了碳中和能源研究院,开展低碳技术、零碳技术和氟碳技术研究,主要聚焦于风光电的利用,以及储能技术以及其他的智慧电网等。
 
赵天寿透露,研究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在钙钛矿的光伏电池、下一代储能技术,以及液流方式上取得了进展,在不远的将来会得到应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会做出南科大贡献。
 
深圳要勇当氢能先行示范区
 
长期深耕氢能领域的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晓辉认为,氢能产业发展备受关注,深圳要勇当氢能先行示范区,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先后出台了针对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成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展望203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对深圳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
 
目前,深圳已有150多家和氢有关的产业链的企业,覆盖了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应用产品、标准测试、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
 
金晓辉认为,利用深圳的创新优势,勇当氢能先行示范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阅读上文 >>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首席技术官、董事柴茂荣:氢能与燃料电池前景展望
阅读下文 >> 丰田欲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普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news/show-121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