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2-12-23 来源:新华之讯 浏览数:308
2022年12月13-15日,由势银主办的2022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在宁波隆重召开,作为氢能行业风向标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吸引
2022年12月13-15日,由“势银”主办的“2022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在宁波隆重召开,作为氢能行业风向标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吸引了超800人报名参会。淮安振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阳、副总经理权秀出席本次年度盛会。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进程的不断推进,绿氢在中国发展中具备三个方面的战略价值:
一、助双碳。绿氢成为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在氢化工、氢冶金、氢储能、氢交通及民用等方面拓展应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二、固安全。中国2021年石油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44%,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通过绿氢逐步替代石油、天然气,让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从根本上强化能源安全。从这个角度讲,绿氢虽然目前商业化成本还比较高,战略价值则无法估量。
三、稳增长。氢能产业刚兴起,产业链长,市场应用广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一起,将成为后疫情时代下稳经济、促增长的重要保障。
发展氢能产业,被认为是工业、交通、建筑、电力等难以脱碳领域迈向低碳化的关键路径。
淮安振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前身为淮安振达钢管)是国内最早进入“氢能储运关键部件”制造的企业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氢能储运关键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是国内氢能装备的标杆企业,具有极高的行业主导地位。
2022年,“振达新能”在三型瓶内胆减重上有新的技术突破,在同样的管径下,尝试大幅降低壁厚要求,提升储运能效,比如在管材715*21.5的基础上开发715*14/16,对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都是全新的挑战。在即将迎来储氢材料日益旺盛的需求,振达新能也将继续携手上下游企业共同在优化、提升储氢材料的研发上有所作为,包括气态储氢、液氢、管输氢等材料上做出一些超前的研发工作与布局,期望能在储氢材料国产化、装备关键部件上实现第二次飞跃。
本次“2022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上,“淮安振达新能”荣获“势银氢能产业50强”及“势银氢储运产业10强”奖项。
年会上,振达新能公司总经理张朝阳在“氢储运技术与装备产业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氢能储运装备关键部件》的主题演讲。详细阐述了氢能储运装备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振达新能近年来在高压储氢瓶组、长管拖车、车载供氢等方面的实践与成绩。振达新能依靠长期积累的硬实力支撑品牌影响,在新能源装备关键部件—超大口径钢管的赛道上获得客户信赖,助力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并作为受邀嘉宾,与参会代表围绕氢储运装备的技术突破、降本提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会后,张朝阳总经理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您觉得这次会议对您和行业的发展有什么帮助吗?
张总:感谢势银平台组织氢能源行业的交流盛会,三天的会程紧锣密鼓,各个分会场围绕氢能源产业链上的难题展开了充分的技术交流和成果分享;同时,势银邀请了众多“卡脖子”细分领域的专家和龙头企业,即传授了专业知识,又让大家认清了努力方向,参会企业无不对未来5-10年氢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干劲儿。
记者: 公司最近有什么进展或者成果?
张总:我公司从2019年就涉足长管拖车高压气态储氢领域,首次受邀以氢能储运关键部件供应商参加会议。目前,在20Mpa长管储氢瓶组和45Mpa加氢站用储氢瓶组应用上,我公司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和高性价比,深受下游用户青睐,供货量逐年增长。今年,围绕长管拖车高压气态储氢瓶氢脆的痛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工艺试制,增添了新的设备,有效解决了问题,提升了口碑。
记者: 张总,恭喜贵司获得由势银颁发的氢能产业50强以及氢储运产业10强奖项,可以谈谈您的感想吗?
张总:能够获此殊荣,实至名归,这是振达十多年深耕高压气态储能领域的结果体现,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从储运行业幕后走向前台。国内氢能源行业刚刚起步,前途光明,道路并不平坦,通过交流各个细分领域还有众多的设计、制造、应用难题,需要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振达在20-45Mpa高压气态储氢关键部件上只是取得了微小的成绩,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在50-100Mpa高压、超高压的领域,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们也准备好了迎接更大的挑战,继续领跑高压气态储运领域。
探讨氢能未来的发展道路有多远,核心问题是要紧抓氢能发展本质问题,如何让氢能既安全清洁又经济,是全产业链需要相互协同去努力的问题。“淮安振达新能”将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再接再厉,聚焦氢能新赛道,在大口径气瓶领域,持续引领技术发展,成为氢能储运关键部件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向“经济的、可负担的、清洁的氢能”迈进。我们相信,未来氢能一定能在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和市场创新三位一体中快速发展,成为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的有力武器!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news/show-148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