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等10家国企共同注资18.18亿元设立的陕西省氢能运营平台企业——陕西氢动氢能发展合伙企业正式签订协议,标志着陕西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陕西氢能的起步不算太早,但是政策密集,步伐很快,在省级氢能发展中独树一帜。
十家机构联手推动陕西氢动
今年11月,陕西省国资委会同陕西省发改委、榆林市人民政府,积极筹备建设陕西氢能产业运营平台。该平台采取“合伙企业+平台公司”企业架构和“双GP+双执伙”管理模式,确定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陕汽控股、陕西有色、国家电投、榆能集团、神木能源集团、榆阳区国资运营公司等8家有限合伙人和榆能集团氢能发展公司、长安汇通基金公司等2家普通合伙人,共同设立陕西氢动氢能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陕西氢动氢能发展合伙企业成立后,将以该合伙企业为投资主体,与两家普通合伙人共同组建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氢能全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氢能制造基地、应用示范区和运营服务场景的建设,全方位构建氢能产业生态。
该公司将从布局加氢站、配置氢能重卡以及构建运力场景入手,在产业布局、装备制造、应用示范、技术创新、公司上市等方面渐次发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促进我省传统能化产业改造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省氢能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陕西氢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去年以来,陕西依托产业发展优势,统筹产业布局,发力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前,陕西氢能产业发展“1+N”政策体系已形成。今年7月,报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陕西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图”和“路线图”,鼓励全省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政策举措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榆林市已出台《榆林市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西安市、咸阳市以及西咸新区编制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
作为化石能源丰富聚集地,陕西依托本身具备的优势布局氢能产业:依托充足的气源、理想的氢能应用场景、完善的氢能产业配套、实力雄厚的科教资源是其四大优势。不仅如此,陕西还有另外两个明显优势。《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陕西氢能产业配套完善,省内三星、陕煤研究院具有动力电池系统生产能力;法士特等企业可生产提供电驱系统;延长石油、陕鼓、航天六院、西北工业大学等企业院校可配套生产燃料电池及其零部件;陕汽集团、秦星汽车等企业具备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生产能力;华秦新能源、隆基氢能等企业具有绿氢制备及储氢装备研发生产能力。
同时,陕西科教实力雄厚,拥有近百所高校、近千家科研院所,可为氢能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已经在光催化制氢、电解水制氢、先进储氢材料等领域具备较强研发实力。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组建了专业的技术研发工程中心。
陕西在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时,坚持错位协同发展,避免一哄而上、同质化竞争。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以榆林为核心的氢能重卡装备制造及陕北氢能供应和应用中心,以渭南为核心的关中氢能供应及应用中心。
政府推动带动项目落地
在省级政府和相关市大力推动之下,一年以来,陕西氢能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项目和产线持续新增。陕北及关中氢能供应中心已形成约7100吨/年高纯氢产能,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将达9500吨/年。渭南及榆林氢能应用中心已有3座加氢站投入试运行,另有2座加氢站已完成备案,1座加氢站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在氢能燃料汽车方面,全省已建成2条重卡“短倒运输”示范线,21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将投入试运行,预计还将新增1条重卡“短倒运输”示范线,有33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投入试运行。中国“西部氢谷”项目一期——榆林华秦氢能产业园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入试运行。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落地。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资源集聚优势和西咸新区产业配套优势,陕西强化政策宣传,搭建招引桥梁,国内各燃料电池头部企业来陕投资发展意愿明显增强。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设立子公司,在西咸新区建设2000台套/年燃料电池生产线;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设立子公司,在西咸新区建设1500台套/年燃料电池生产线;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合作设立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开展电堆研发生产,建设3000台套/年电堆生产线。
目前陕西落实5000万元专项资金助推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陕西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会成功举办,已经促进总投资53亿元的项目落地。
整体来看,陕西氢能发展很快,和政府推动力度很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