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多地开启2023年“新春第一会”,为全年工作树立“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氢能成为了多地政府的热门话题,13个省市或将氢纳入重点发展产业,或出台专项补贴政策等。
其中,长三角作为氢能发展高地仍加紧步伐,江苏省一些市级政府出台顶层方案,上海市仍坚持2025年突破10000辆氢车的目标,嘉兴市则对氢能产业关键零部件或终端产品,按投资额最高补助4000万元。
不仅如此,全国多地启动氢能项目,“这预示着氢能应用场景的增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一位氢投资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长三角加紧布局氢能步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长三角区域加紧布局氢能的步伐。
其中,被业界评价为“各市氢能发展同质化”“氢能发展欠缺顶层设计”的江苏省似乎要在氢能领域“奋起直追”。
在顶层设计上给予支持,提出氢能发展目标成了江苏省多市的举措。例如,南京市出台了《南京市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六大专项行动计划》,将氢能纳入六大产业之一,加快培育“制储运加用”氢的全产业链。
盐城市明确建设“绿色能源之都”,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重点,探索绿电制绿氢的现实路径,打造长三角示范绿氢基地。
常州市则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再次加强发展氢能力度,明确提出要领跑氢能产业发展,聚焦氢能源“制储运用”环节,精心打造“常州氢湾”。
确定氢能发展大方向后,明确招商引资方向、专项补贴政策等成为了政府后续工作的重点。
近日,常州市武进区印发《关于支持武进区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通知》,提出强化项目聚集、加快企业培育、引导技术攻关、构建创新平台、推进加氢站建设、探索应用示范、强化金融支持等七项任务。
例如,对于引荐的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等项目,按新注册设立的独立法人企业投产1年内地方贡献总额的3%奖励引荐人,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对于引荐的三新经济项目,按新注册设立的独立法人企业投产1年内地方贡献总额的20%奖励引荐人,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
“这是氢能企业发展的好机会,常州氢湾需要氢企的入驻,而且政府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接下来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确切地让项目落地,优化好营商环境。”一位投资机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上海市,再次于“新春第一会”上明确氢能发展要求。
上海市政府则表示,20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到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70座,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理突破10000辆。
众所周知,上海市嘉定区于2022年签约落地了巴拉德、彼欧、捷能新能源等氢能高能级项目,该区区委书记陆方舟指出,2023年全区将突出招商重点,加强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国字号”“央字号”著名跨国公司、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大块头”的招商引资。
多地启动、投运氢能项目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区总裁李赫埈在广东省“新春第一会”上表示,“HTWO广州”项目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竣工投产。据悉,该项目是现代汽车集团在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基地,将与氢气生产、运输储存、氢气供应、核心零部件、整车、氢燃料电池运营等领域企业建立合作。
除了广东省以外,全国多地政府于“新春第一会”上宣布或启动或投运氢能相关项目。
例如,大连市普兰店区开工海水制氢项目,打造国内首例集滩涂光伏、储能、海水淡化、电解制氢为一体,尝试风光耦合及大规模不受上网指标限制的孤网运行模式的氢能源产业一体化示范。
洛阳市开工氢能汽车产业园项目,据公开报道,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700余就业岗位,推动打造洛阳市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天津市首发27辆氢能重卡,往返于天津港与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之间的钟摆运输路线上。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开工后仍面临着土地能否正常使用的问题。雪人股份曾在2021年募资6.7亿元建设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及研发中心。但截至2022年上半年项目进展缓慢,该公司证券办工作人员表示,大笔投入尚未发生,目前在土地上有些问题,正在与政府协商。
上海市嘉定氢能港相关负责人也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接下来氢能港还要强链补链,但难点是用地,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氢能制造的厂房要求高,仅改造旧厂房达不到要求。
广东省氢能发展重镇之一佛山市似乎关注到该问题,在“新春第一会”上,佛山市政府指出将优化产业空间载体,加快土地整理、出让,2023年工业用地出让将达到1.5万亩,而且大部分要做到“拿地即开工”。
上述投资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府在出台顶层设计后,还需要从产值规划、加氢站、车辆数量、氢气来源与使用、企业扶持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而且氢能产业链非常长,不仅涉及一个政府部门,需要多部门之间协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