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02-03 来源:濮阳日报作者:段利梅 浏览数:234
2023年兔年春节前,一系列好消息传来: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顺利投产,可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为我国可
2023年兔年春节前,一系列好消息传来:
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顺利投产,可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氢能多元耦合与高效利用等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卫11、白9、文13西储气库先后进入采气期,加入天然气调峰保供行列。这标志着位于濮阳的华北地区百亿立方米规模地下储气库调峰中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省首座集加氢、加油、加气、充电于一体的示范性项目——濮阳市综合加能站顺利投入使用,为濮阳构建氢能全产业链图谱、加快社会能源转型发挥旗舰店示范作用……
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标志着我市的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实现稳固提升,标志着我市正加快实现由资源枯竭城市向新能源城市转变。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
濮阳作为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石油化工城市,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能源产业不仅支撑着濮阳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冀鲁豫周边城市乃至华北地区提供着能源供应保障。
自建市以来,依托中原油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一批大型化工企业相继建成,经过30余年发展,濮阳形成了体系完备、门类齐全的化工产业体系。2017年,全市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2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占全省化工产业的五分之一,化工成为濮阳产业的脊梁。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动濮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2016年,濮阳规划建设65平方公里的新型化工基地,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要素统筹高效配置、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集聚发展。2018年11月,《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
2021年初,为摆脱油气资源枯竭带来的各种严重问题,濮阳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中率先启动,立足资源禀赋和原有的产业基础,重新审视自身最大的优势产业。经过认真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这“四新”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特别是把新材料和新能源作为全面转型升级的主跑道。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500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和100亿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和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
豫东北门户枢纽,包括能源枢纽、交通枢纽和水利枢纽。建成华北最大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群,是建设能源枢纽的重要内容。
在人类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地位日益凸显,成为世界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我国天然气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季节性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每到冬季,国内很多地方的用气量是夏季用气量的5至10倍,仅华北地区每年的用气缺口就高达48亿立方米,解决“气荒”难题迫在眉睫。而解决调峰难题的有效手段,就是建设地下储气库。
中原油田经过40余年勘探开发,尽管油气产量逐年下降、后续资源不足,但百里油区不少已枯竭的油气田地下形成了密闭性良好的油气藏圈闭空间,具备建设天然气“地下粮仓”得天独厚的条件。濮阳境内9条天然气干线管道互联互通,长输管道累计539.3公里,年输送天然气30亿立方米,为建设中原储气库群提供了坚强支撑。
其实早在2010年8月,中原油田就开始修建第一座设计库容量5.88亿立方米的文96储气库,并于2012年9月投产。安全运行10年间,文96储气库实现累计注气16.57亿立方米,累计采气11.57亿立方米。
2017年5月1日,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建设工程的文23地下储气库开工建设。这座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设计库容103亿立方米、工作气量40亿立方米,也是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鄂安沧天然气管道、新粤浙天然气管道的配套工程。文23储气库于2019年投产,截至2022年10月底,库存量达87亿立方米。
进入“十四五”,中国石化集团提出在大华北和长江经济带打造两大天然气调峰中心,再次将目光锁定中原油田。
2021年3月,设计总库容20.18亿立方米的文13西、卫11、白9三座地下储气库相继开工。经过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战,三座储气库于2021年底前相继建成。至此,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地下粮仓”——中原储气库群成为镶嵌在豫东北的一颗耀眼明珠。
当下时值严冬,从濮阳这座能源枢纽采出的天然气,通过纵横交织的地下管网,源源不断输送到华北各地,为3000余万户家庭及各类市场主体温暖度冬、便捷用气提供了有效保障。
2022年,文23二期、文24储气库开工建设,文13西、卫11储气库建成投用,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容气量达到106亿立方米,濮阳成为真正的大华北地区“国家级地下储气库调峰中心”。同年,河南石油天然气交易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濮阳储气库有限公司在濮注册,为濮阳加快构建能源枢纽提供了新的增长极。除了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近年来,濮阳的风能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并由此带动绿色低碳的氢能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据统计,作为重要的石化基地,我市氢能资源丰富。截至去年7月份,全市共培育茂源化工、中原大化、远东科技、丰利石化等制氢企业9家,氢气年产能23.6万吨,位居全省前列。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资源较好。截至去年5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02.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55.6%,为“绿氢”生产提供充足的平价新能源电力。百亿立方米的中原储气库群及相连通的天然气长输管网覆盖华北及中东部地区7省50余个地市,为发展掺氢天然气输送提供了充足的硬件基础。
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加上濮阳有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自2021年以来,濮阳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氢能产业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加速器”、注入了新动能。
截至2022年12月底,濮阳氢能产业已实现了破题开篇:全球首款氢动力人形机器人在濮发布,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河南分院在濮阳落地,市氢燃料电池实验室揭牌成立,宗惠氢气高纯氢制备等项目相继投产,氢能制、运、储、加、用全产业链逐步健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氢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中沁泰康科技能源集团(濮阳)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是濮阳首家研发生产氢燃料电堆、电池系统集成及催化剂、质子膜等核心零部件的企业,具有氢能相关方面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今年1月3日,在市两会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该公司总经理刘学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氢作为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是全球公认的终极能源。濮阳作为郑汴洛濮氢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有着完善的氢气产业基础,且已完成了制、运、储、加、用全产业链布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对扎根濮阳发展很有信心。”
电力也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南乐东(傅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新增变电容量180兆伏安、线路22.3千米;清丰夏村(高堡)输变电工程等4个110千伏电网项目建成,新增变电容量150兆伏安、线路69.2千米。去年前11个月,我市工业用电量指标同比增长10.7%,居全省第三位。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在刚刚到来的2023年,我们相信,濮阳能源产业将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news/show-240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