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出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氢能作为中国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出现在了19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湖南:首次提及氢能,聚焦氢燃料工程机械整车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为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力争在氢燃料动力工程机械整车工程化等方面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为国家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作贡献。
安徽:首次提及氢能,加快氢能全链条发展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投入运行,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47万千瓦。
宁夏:首次提及氢能,绿氢产能要达到2.5万吨
大力实施能源保障提质升级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在过去的五年内,宁夏绿氢产能跃居全国第一。接下来,要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广西:首次提及氢能,聚焦加氢等新基建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聚焦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加快新基建投资。加强停车场、加氢站等建设,完善公路沿线汽车充换电网络,推进充电设施进小区进乡镇。
吉林:连续5年提及氢能,推进氢动吉林行动落地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能源产业“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为主体的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氢动吉林”行动重点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国电投氢能产研基地建设,布局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推广城市公交、环卫等氢能车应用。着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筹建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
山西:连续5年提及氢能,聚焦氢能开发利用
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力争开工5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2座新能源汇集站建设,发展移动储能。扎实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
河北:连续5年提氢,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工程,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新型能源强省和数字河北,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深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形成“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河南:连续5年提及氢能,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推动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等产业尽快成规模,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到2025年形成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
内蒙古:连续4年提及氢能,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塑造发展新优势
推进新能源大基地集疏外送工程和绿电、绿氢进京新通道建设,布局一批充电桩、加氢站。要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锚定“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场景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推进,氢能主攻制氢环节电解槽和储运环节压缩机、循环泵,力争今年制氢设备产能达到250台套。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支持鄂尔多斯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耦合发展。
辽宁:连续3年提及氢能,打造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稳步发展氢能产业,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加大储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拓展力度,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东北区域能源交易中心。
陕西:连续3年提及氢能,前瞻布局氢能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前瞻布局生命健康、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西安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装备,宝鸡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步伐,支持西安、汉中加快构建西汉蓉航空产业带,支持榆林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区。
重庆:连续3年提及氢能,共建成渝国家氢燃料汽车示范城市群
奋力抓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参与国家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共建成渝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北京:5年3提氢,推进氢能产业筑基
发展巩固高精尖产业,开展产业筑基工程,深化重点领域协同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卫星互联网、氢能等新兴领域拓展布局,加快新能源汽车优质项目建设。统筹落实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发展任务,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产业协同项目发展。
山东:5年3提氢,推进氢进万家实施
聚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整合锂电、动力系统、整车制造等资源,尽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建好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机制,推进蓝色碳汇研发利用,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四川:5年3提氢,打造成渝氢走廊
提速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支持“六大优势产业”壮大规模,力争营业收入突破6万亿元。发展核技术应用、氢能、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依托东汽等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江苏:大力发展氢能,推进双碳工作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加快500千伏过江通道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鼓励企业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降低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支持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上海:推动国际氢能谷打造,加速布局未来能源
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行动方案,实行更大程度开放压力测试,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加快建设滨海城市的23条市级专项支持政策,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向动力之源、国际氢能谷等特色产业园集聚。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产业补链固链强链,加快长兴岛海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加速布局。
甘肃:布局氢能,培育未来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力实体经济振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持酒泉做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金昌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基地。谋划布局氢能、新型储能、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
青海: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
加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高原战略科技力量。重点围绕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把清洁能源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随着我国氢能中长期规划的落地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稳步推进,氢能作为未来新兴产业之一,已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地区双碳目标达成、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选择项,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加入氢能产业角逐之中,自2019年中央在《国家政府报告》中首提氢能以来,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区中有30个已先后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或扶持政策,中国氢能产业正加速驶进发展快车道、进入战略实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