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产业政策 > 10条政策支持,最高2000万!氢能补贴申报开启!

10条政策支持,最高2000万!氢能补贴申报开启!

2023-06-01 来源: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 浏览数:162

据悉,近日,北京大兴区经信局发布了关于申报《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项目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从事氢能领域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近日,北京大兴区经信局发布了关于申报《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项目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从事氢能领域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
 
一、支持企业落地发展。企业自注册之日起三年内,对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禁限目录外的企业,自该年起每年实现正增长的,连续三年给予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二、支持企业聚集发展。鼓励企业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集聚落地。企业租赁具有合法合规手续的办公、研发、生产类用房,且建筑面积 2000平米(含)以下的,自合同签订年度起连续三年给予100%房租补贴;建筑面积2000平米以上的,超出面积部分按照50%给予房租补贴。每家企业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三、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上年度新购置的研发和生产设备投资总额达到1000万元(含)以上的,按照设备投资总额的20%给予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四、支持建设创新平台。对上年度首次获得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认定的企业或机构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上年度首次获得北京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认定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或机构给予200万元奖励;对上年度首次获得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实施晋档补差;对上年度首次获得市级专精特新认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五、支持主导重大课题研究及标准编制。对主导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促进区域发展并结题的企业或机构,按项目结题时自筹投入资金的3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主导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或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并结题的企业或机构,按项目结题时自筹投入资金的3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主导编制氢能产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或团体、地方、军用)标准并发布,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或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支持资金。
 
六、支持企业融资发展。企业上年度用于生产、研发等正常经营活动申请的银行贷款或融资租赁,并按约定贷款用途或应用于融资租赁项目实际使用的,按照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最高不超过三年、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贴息支持,贴息利率以实际发生为准,不高于上年度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第五条和第八条不重复支持)
 
七、支持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对企业在上年度采购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产品年累计采购金额达到1000万元(含)以上的,在2022年—2025年分别按经评审的年采购金额的5%、5%、3%、3%给予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采购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装备,应用于氢能综合应用等示范场景的企业,且年累计采购金额达到1000万元(含)以上的,按经评审的年采购金额的5%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八、支持车辆推广应用、支持企业采购燃料电池汽车、支持企业采购燃料电池叉车等交通工具。对从事车用氢气高效运输的企业,按氢气运输车辆购置费用总额的20%给予资金支持等。
 
九、支持企业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从事运输业务。对满足单车平均用氢运行里程条件的企业,针对中重型货车、轻型普货货车、轻型冷链货车、中大型客车、环卫车共5类车型,按车辆年度累计用氢运行里程给予资金支持,每辆车每年支持资金分别最高不超过5万元、3万元、3万元、2万元、2万元。
 
十、支持开展高水平行业交流活动。具有较大影响力且促进区域发展的,按照上年度活动经费的50%给予支持,每家机构每年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双碳”目标确立后,氢能产业布局已成为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优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产量约3300万吨。据相关机构预测,“碳达峰”期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4000万吨;而“碳中和”情境下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
 
相比于国外氢能产业,我国氢能产业生态尚未全面建立,主要存在四方面差异:
 
一、政策支持。我国对于氢能产业的战略布局起步较晚,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才逐步进入市场视野。而国外部分领先国家已率先完成氢能产业的验证、推广及长期规划。
 
二、技术发展。我国在制氢、储运、应用等关键领域仍面临“灰氢”清洁利用的技术瓶颈,而国际相关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取得高质量成果,由蓝氢不断向绿氢过渡。
 
三、产业配套。我国氢能相关配套设施及市场转化仍有待建设完善与实践推广,而欧盟等国已成功将氢能投入使用。
 
四、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氢能仍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融资规模较小、品种与来源单一。而国外已出现专业的氢投资基金,氢能行业融资市场正变得更加多元。
 
2023年,随着氢能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政策投入支持,有望促使氢能走向新的阶段。
阅读上文 >> 市值蒸发超200亿美元!氢燃料重型卡车制造商Nikola不符合上市标准
阅读下文 >> 成都首批110千瓦级燃料电池产品成功交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news/show-263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