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头条聚焦 > 氢能示范城市群扩容临近,川渝鄂竞争实力强劲

氢能示范城市群扩容临近,川渝鄂竞争实力强劲

2023-06-07 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浏览数:311

自2021年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批准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以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河北城市群牵头的“3+2”5大燃料电池汽车政策支持示范城市群格局。随着示范城市群建设的不断推进,5大示范城市群之外的众多省市也积极发布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且明确量化目标、重点任务以及结合本省市地区的特色实施路径,为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扩容注入新的活力。川渝地区以成都—内江—重庆为发展轴建设成渝氢走廊,以成都为核心发展氢能产业, 带动内江、自贡、乐山等沿线城市打造坚实的产业链,是示范城市群扩容强有力的竞争者。

 01第三批燃料电池城市群候选人蓄势待发,利用自身资源发展氢能产业链
 
自2021年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批准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以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河北城市群牵头的“3+2”5大燃料电池汽车政策支持示范城市群格局。随着示范城市群建设的不断推进,5大示范城市群之外的众多省市也积极发布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且明确量化目标、重点任务以及结合本省市地区的特色实施路径,为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扩容注入新的活力。川渝地区以成都—内江—重庆为发展轴建设成渝氢走廊,以成都为核心发展氢能产业, 带动内江、自贡、乐山等沿线城市打造坚实的产业链,是示范城市群扩容强有力的竞争者。四川省政府在2020年9月发布《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2025年目标:1)燃料电池汽车(含重卡、中轻型物流车、客车)应用规模达6000辆;2)氢能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多种类型加氢站60座;3)培育国内领先企业25家, 覆盖氢能制储运加以及综合利用等领域。同时,重庆市政府于2022年发布《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提出重点强调建设成渝氢走廊,同时大力开展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预期到2025年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1500辆,并建设多种类型加氢站30座。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市、内江市等地区也积极响应双碳政策,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能源发展计划、新能源车发展规划等文件推动川渝地区氢能产业发展。
 
川渝地区自身在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在上游制氢环节,川渝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制绿氢,当地拥有8000万千瓦城市群水电装机量以及7000万千瓦可开发水电装机量,使得年富余调峰水电量达92亿千瓦时,年水电产绿氢潜力达15万吨左右,能保障约3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一年用氢需求,同时,川渝地区还有工业副产氢和天然气制氢作为重要补充。在中游核心零部件环节,8大零部件中,有七个零部件 (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催化剂、碳纸)已经掌握自主研发生产。在下游应用环节,截止到 2021 年底,成渝地区实现了440辆的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示范应用,配套建成了15座加氢站。目前,川渝地区聚集了产业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200余家,覆盖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整车、检测等各个环节,并已实现产业化 应用。
 
山西省积极发布氢能规划,谋求产业转型。2022年10月17日,山西省发布《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目标:1)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1万辆;2)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5万辆。同时,山西省政府计划未来部署一批加氢站,推动应用规模,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山西省将由长治市牵头太原、大同、吕梁等城市发展氢能产业,并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1)大同市计划到2025年,氢燃料汽车投放数量达到6300辆,配套建设加氢能力不低500kg/天的示范性加氢站数量超过50座;到2030年,氢燃料汽车投放量超过57000辆,配套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2)长治市计划到2025年, 全市燃料电池重型货车保有量达到5000辆以上,建成超过80座加氢站;到2030年,全市多种燃料电池车型保有量达到44000辆以上,累计建成日加氢能力1000-4000公斤的加氢站100座。3)吕梁市计划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制氢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建成加氢站50座,氢燃料汽车保有量突破5000辆,氢能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50家,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在示范城市群体系外,山东省独立发布 “氢进万家”政策,目标2025年推广万辆氢车,并积极建设氢能高速网络。2020年6月17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提出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 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的目标。另外,山东省下级市中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是山东“氢进万家”的四个参与城市,正在建设的氢能高速“济青高速”的目的是将四个城市链接在一起,在给予氢车特殊路权的同时完善氢能高速网络的氢能供给与场景规划的建设,使其快速共同发展。其中,淄博市在2022年8月17日发布《关于印发淄博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中明确氢能发展定位,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 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2座;到2030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4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20座。
 
福建省开始布局氢能,将氢能源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部分。福建省政府于2022年先后发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福建省“十四五” 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生态省建设打造美丽福建行动纲要 (2021—2035年)的通知》以及《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立足本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资源禀赋,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以及重要任务:到2025年,培育2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氢能产业核心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全省燃料电池汽车(含重卡、中轻型物流、客车)应用规模达到4000辆,覆盖全省主要氢能示范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步建立,力争建成40座以上各种类型加氢站。
 
浙江省由嘉兴市牵头绍兴、金华、舟山等多个下级市区来积极部署氢能发展规划,并提明确出量化目标。2022年6月28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批复同意浙江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点)的通知》,确定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等5个地区为省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以及嘉善县、长兴县等2个地区为省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点。整体看来,此次浙江省发改委公布“5+2”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到2025年 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量化目标:1)推广应用氢车数量为5000辆左右;2)规划建设加氢站不少于45座。其中,嘉兴市的氢车推广应用目标占浙江省的一半,主要是因为嘉兴也是 第一批上海市示范城市群的成员之一,其拥有深厚的氢燃料电池产业基础以及丰富的区域资源。另外,浙江省也在着力打造两条“氢走廊”:一是依托G92(环杭州湾高速)串联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环杭州湾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当地产业发展,完善沿线氢气补给设施,协同打造“环杭州湾”氢走廊,加快形成长三角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二是以金华、宁波、舟山为重点,依托G15(甬金高速)建设氢能高速通道,围绕自由贸易区创新发展构建的“义甬舟”氢走廊。
 
同时,浙江省在加氢站建设上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浙江省在2021年11月与2022年5月发布的《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中都提及到2025年规划建设加氢站近50座的目标,并在《浙江省汽车加氢站建设专项规划技术导则》及《浙江省汽车加氢站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手册(指南)》中细化加氢站建设各阶段目标。
 
湖北省将利用本省积累的长期造车经验与夯实的产业基础来发展氢能,是本次第三批氢能示范城市群申报者中的佼佼者。2022年3月27日,武汉市政府发布《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集成控制等氢能相关技术的发展,提出目标:到2025年,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00家,累计产业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以上。在此基础上,湖北是汽车工业大省,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高、产业链完整的省份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规上汽车企业1578家,整车企业25家(其中新能源整车企业19家)、汽车产量190.6万辆,营业收入6922.9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12.9%。未来,湖北省将本省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做配套,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将事半功倍。
 
川渝、山东、浙江、湖北、山西等各大重点城市群在积极布局氢能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氢车推广计划总数超四万辆,加氢站建设计划总数达到260座。其中,各大重点城市群将依据自身的资源和禀赋来发展氢能产业链,山西、山东、江苏省到2025年的氢车推广数量达到万辆级别,山东省加氢站数目率先上百,同时,山东和山西推出氢能高速网络的建设。
 
 
02各省市财政实力是一方面,城市群扩容还需决心 +产业链基础
 
浙江、湖北及山东财政实力较强,并且赤字率较低,反观川渝地区合并财政实力排第四,赤字率高企,或将成为其发展氢能产业的顾虑,但不成为阻碍。第三批示范城市群候选省市中财政收入前三的是浙江、湖北及山东省2022年财政收入分别为8039亿元、7237亿元以及7104亿元,赤字率分别仅为49.49%、0%以及70.77%。然而,作为潜在竞争力较强的川渝地区,虽然合并财政实力排第四,但赤字率高企,削弱了其入围第三批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的竞争力,但如果候补城市群具备决心和坚实的产业链基础作为保障,这将不成为阻碍。
 
各重点候补城市群依据当地特色和发展重点细化了对氢能“氢车+加氢站”两个环节进 行补贴,其中湖北省重视对氢车补贴,川渝地区重视对加氢站的补贴。目前已发布的专项补贴政策,主要从加氢站建设运营、氢车购置与运营等方面,提出了补贴对象、补贴具体金额与办法等操作性内容。在氢车补贴方面,湖北省为支持氢车产业链发展,重点补贴燃料电池汽车。2022年7月27日,武汉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意见的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的公示》, 在氢车补贴方面明确指出燃料电池汽车、叉车和船舶按照装备的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折算总分,再根据汽车、叉车和船舶的本地化占比情况核算积分,每分给予20万元奖励。同时,在2022年10月14日,武汉市政府又发布《武汉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对于氢车补贴制定了更详细的方案,指出对本市整车企业研发并批量化生产的燃料电池车型,按照每销售5辆一个阶梯给予奖励。其中,乘用车车型每5辆奖励15万元,单个车型600万元封顶;轻型货车、中型货车、中小型客车车型每5辆奖30万元,单个车型60万元封顶;重型货车(12吨以上)、大型客车(10米以上)车型每5辆奖励100万元,单个车型100万元封顶。专用车参照相应货车奖励标准的 50%执行。单个企业累计奖励乘用车车型不超过3个,其他车型不超过10个。
 
在加氢站补贴方面,浙江一次性补贴较高,但年度累计加氢量补贴不及川渝地区。在 各重点候补城市群中,浙江的一次性加氢站补贴较高,在2022年8月,浙江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对于加氢站建设的补贴明确指出对新建、 改建、扩建日加氢能力500kg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给予设备投资额的20%,至高不超过400万元,但在累计加氢量上的补贴实施退坡从15元每公斤逐步下降到3元每公斤。对于氢气补贴方面,川渝地区所制定的补贴政策实属较高,2021年11月1日,重庆市发布《重庆市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2021—2023年)》,其中对于前10座加氢站氢气补贴按照年度累计加氢量,给予每千克30元、单站至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运营补 贴,同时对加氢站的实际投资(不含土地成本)30%的比例对加氢站投资主体进行补贴。
 
03氢能产业链实力对比,川渝鄂具备入群基础
 
在各地政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制定好的政策支持与方针指引,各重点城市群大力推进氢能应用,加速氢能企业布局,构建、完善并加强产业链,在不同的阶段中共同前进。川渝地区实现氢能产业全产业链覆盖,多家标杆企业推动当地氢能应用,综合实力强劲。山东省产业链体系也很完备,在制储运氢气、燃料电池零部件以及整车方面都布局有大量相关氢能企业。湖北省作为氢能发展历史较久的省份,早早布局企业,不仅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企业推广氢能应用,并且有传统汽车产业链做配套,更有高校参与氢能相关 技术研发,人才储备殷实,有力支持湖北氢能可持续发展。相比之下,浙江、山西、福建 省产业链实力较弱,有进一步“强链补链”的发展空间。
 
3.1 川渝鄂鲁氢能产业链基础夯实
 
川渝地区氢能综合实力强劲,已实现氢能产业链全覆盖,并有多家发展成熟的企业支 持当地氢能发展。以四川省为大本营的东方电气已实现氢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全覆盖, 并且与当地企业同时发力:1)四川省东方电气全面布局氢制取、氢储运、氢加注及氢应用全产业链领域,可提供以氢能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属于为数不多的自研、自产、自销式一条龙企业;2)东方电气下属子公司东方锅炉,聚焦制氢产业链技术集成,正在向成为国内氢能应用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领跑者奋进,建成有四川省首批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应用项目——凉山州西昌加氢站,及德阳氢能试验基地项目;3)厚普股份业务已涵盖天然气/氢能加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集成;清洁能源领域及航空零部件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天然气和氢能源等相关工程的EPC等,承包了多项大型氢能EPC项目,如全球范围来讲规模较大的北京大兴加氢站、成都一汽丰田70MPa加氢站,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氢能设备,市占率达到60%;4)蜀道股份2022年成为四川省属国有企业首家世界500强,是全省交通强省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大力支持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重庆市将协助四川打造氢能走廊。重庆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 中国中部,连接东西,副产氢资源丰富,制氢成本低,吸引中科液氢、德燃动力、中船重工等众多企业在重庆市发展氢能。其中,重庆当地企业凯瑞动力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自主研发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力调节器,这两款产品已运用于北汽福田、亿华通、德燃、明天氢能等诸多厂商。在此基础上,还将逐步形成储氢、回氢、供氢等“6+1”产品布局。并且,重庆两江新区已引进和培育了明天氢能、德燃动力、江苏清能等一批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以长安汽车和上汽红岩为代表的车企,正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新赛道,积极推动氢能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浙江凭借嘉兴市的先发优势入局氢能,上游制氢依靠工业副产氢,中游发展燃料电池 系统还需加强。浙江省氢能企业布局:1)在制氢方面,浙江氢能产业已具备工业副产氢提 纯车用氢气的能力,嘉化能源、华泓新材料、卫星石化等企业有所布局;2)储运装备方面, 嘉化能源、浙江蓝能、巨化集团、杭氧股份等企业在研发生产上已有良好基础;3)燃料电池方面,集聚了爱德曼、锋源氢能、德燃动力、美锦国鸿、未势能源等企业,其中锋源氢 能是国内极少的集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以及核心零部件电堆、膜电极、催化剂、 金属双极板等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公司,为汽车、发电站等平台提供氢能源解决方案 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在整车方面,吉利、浙江中车电车有所布局。
 
福建省在下游整车领域具有优势,但在上游制氢与中游燃料电池系统领域还需补强。目前,福建省期望以福州氢能产业基地等为核心打造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全产业链, 发挥厦门客车、雪人股份、圣元环保等重点企业作用,以壮大氢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含冷链物流)、专用车等生产规模。其中,雪人股份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主要来源于两个 方面,一是根据自有的压缩机进行改进,研发和生产适用于燃料电池的空压机,二是认购加拿大Hydrogenics公司17.6%的股权,并合作发展燃料电池电堆,水电解制氢和加氢站 相关技术。同时,当地企业圣元环保公司专注于环保新能源开发,持续推行绿色低碳发展 战略,努力构建互动成长的“垃圾焚烧发电、风光氢新能源”双平台,并拥有固态储氢系统活化及应用项目1个,氢能源研究院1所。
 
湖北省凭借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能企业准备大干快上。在上游制氢+中游的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的等核心零部件+下游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氢 能检测设备进行布局:1)制氢方面,湖北省三峡集团、武钢气体、葛化中极、和远气体等企业已有一定研发与应用实力,其中宝武清能公司聚焦清洁能源业务,同步发展工业气体业务,致力成为钢铁生态圈绿色能源保障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和冶金清洁能源创新发展的引领者;2)储氢方面,氢阳能源、中车长江运输设备、众氢新能源有所布局,氢阳能源, 公司专注于“常温常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打造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3)加氢方面,众氢新能源、中极氢能源已有良好基础;4)氢燃料电池方面,湖北省集聚了绿动氢能、理工氢电、武汉开沃、雄韬氢雄、众宇动力、中极氢能、 武汉泰歌等企业。其中,绿动氢能是国家电投全资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条年产30万平的 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已经投产,改变了国内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基本依靠进口的局面,实现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武汉理工氢电是全球第5大膜电极生产商,自主研发出了CCM型膜电极,占据国内自主燃料电池市场主要份额。众宇动力全面掌握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是武汉氢能产业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电堆及系统的研发和生产;5)整车方面,湖北省的聚集了一批实力强劲的汽车厂,在氢能应用整车资源丰富,布局有东风公司、三环汽车、武汉格罗夫;6)氢能检测和科研机构方面,达安科技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汽车工程技术服务机构”为发展目标,布局氢能源研发测试 能力,快速完善试验能力。
 
山西省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氢能,上游制氢可利用煤制氢+工业副产氢等丰富的产业资源,下游可利用当地场景发展氢车应用及运营,中游核心零部件领域有待加强。山西 省晋能控股、京能集团、国新能源、美锦能源、山西鹏飞等企业依托各自在化工、可再生能源、加气站网络等方面优势已开展示范项目应用。山西氢能产业的主力企业联盟以美锦 为标杆,鹏飞、晋南钢铁、潞宝等企业为先锋,带动山西其他氢能企业共同发展:1)美锦集团在2017年介入氢能投资,对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全方面的布局,已经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同时将在氢能制、储、运、加、用五个方面持续进行布局,打造全产业 链闭环,计划到2025年,建成氢能装备产业园2个,全产业链累计产值超100亿元;2) 鹏飞集团将以重卡为主要抓手,与氢晨科技合作,助力打造吕梁市“一体两翼、三港四链” 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3)潞宝集团未来三年将投资20亿元,用于全市20座加氢综合站 建设及氢能设备研发,形成集装备制造、尾气提纯、制储运加、场景运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氢能发展格局;4)晋南钢铁是山西省首批“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钢铁、焦化、高端化工、新能源等为一体的钢化联产示范企业,山西实力民企和标杆 钢企。
 
山东依靠扎实的氢能产业链落实“氢进万家”政策,未来氢能发展将与燃料电池示范 城市群平行。山东省企业布局:1)制氢及制氢设备方面,泰山钢铁、齐鲁石化、齐塑环保、 齐翔腾达、安泽特种气体、齐鲁氢能、海化集团等已有相应制氢实力。赛克赛斯着重利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阳离子(质子)交换膜,进行纯水电解制氢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近年来开发推出PEM电解槽制氢业务,质量、性能均受到用户的一致认可。海氢能源,从事水电解制氢设备和氢能源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全规格各种技术的制氢设备;2)储氢方面,奥扬科技公司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围绕天然气跟氢气两条能源主线,主营汽车供气装备系统、能源储运装备系统、制氢加氢集成装备系统, 以科技创新助力 “双碳“目标早日实现;3)氢燃料电池方面,潍柴动力、东岳未来、冰轮环境、青岛院士港氢雄、联华动力、力行氢能等企业都有所布局。其中潍柴动力实现了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曾以11亿元入股巴拉德,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岳未来公司致力于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相关配套含氟功能材料的开发与生产;4)整车方面, 山东重工、中车四方等企业提供庞大市场。5)加氢及加氢设备方面,冰轮环境主营业务涵 盖低温冷冻、中央空调、环保制热、能源化工装备、精密铸件、新事业板块等6大产业集群,重点在空压机以及加氢站的压缩机业务。
 

3.2川渝和山东等地氢能投资增多,产业链逐渐完善
 
近年来四川省不断落地氢能投资项目,产业蓄势待发。2021年以来,四川省积极引导氢能项目投资落地:1)2021年2月24日,现代商用汽车在四川资阳投资22.3亿元,重点强化氢燃料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2)2021年7月9日,东方氢能在四川成都市郫都区投资15亿元建设西部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导入四川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中心、科普中心、运维服务及大数据中心、应用示范中心,积极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燃料电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业集群;3)2021年9月8日,东方电气与四川内江经开区签约并拟投资3亿元建设的加氢综合能源示范站项目;4)2022年6月21日,四川能投氢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在攀枝花市总投资30亿元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基地。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2月23日,成都市新都区厚普国际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元,厚普计划建设加氢站智能装备生产基地、低压固态储氢装备基地、氢能压缩机装备基地、燃料电池用空压泵基地等,将在西南地区打造一个国际领先的氢能装备产业集圈和氢能应用生态圈。未来,四川省也将坚持建圈强链思维,依托当地标杆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加快引进和培育更多氢能企业,进一步强链补链。重庆市通过发展两江氢能与九龙坡氢能高地,进一步形成生态链闭环,进一步增强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核心配套能力。重庆市两江新区氢能高地落地国内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由中国汽研投资5亿元建设,集检测认证、标准体系、数据平台、技术服务、应用推广、产业孵化等服务于一体,预测营收将达到亿元级水平。2021年3月18日,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势加透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理工清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瑞驱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群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氢燃料电池企业与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全球领先的氢能科技产业园,建设氢燃料电池8大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打造中国西部(重庆)氢谷。
 
 
近年来,山东省氢能重点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中。山东省的氢能项目建设内容涵盖全产业链建设,涉及制氢、加氢、高端发动机、燃料电池极板以及氢能核心装备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山东省氢能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快氢能产业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生态圈:1)2020年度,潍柴动力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30亿元,全部用于投资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项目、全系列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H平台道路用高端发动机项目等。其中,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项目包括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2)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100亿元,将开展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平台,建设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氢能在交通、供能等领域全面应用。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建成后,预计2025年底达到万台产能,2030年底前达到不低于十万台产能;3)山东港口集团智慧绿色港项目计划建成全国首个港口加氢站、2座集卡自动换电站、5座LNG加气站,首创桥吊柔性光伏发电,电、气、氢等清洁用能占比达到55%。
 
山西省聚集各领域优势企业进行氢能产业协同发展。2022年8月24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成立山西省氢能产业联盟的倡议书,全省60个企业入驻氢能产业联盟,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等领域,氢能产业链全线贯通,标志着山西省氢能产业迈入了协同联动发展新阶段。以实际行动加快氢能产业链提质升级,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山西省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绿色转型。福建省氢能项目投资逐渐起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固态储氢入选省级重点项目。根据圣元环保公告披露,2022年3月、4月,公司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就建设氢能研究院、共同推动固态储氢材料的应用及推广以及氢能储能的产业化发展签订了技术服务与开发合同,旨在发挥公司新能源领域的产业优势与有研工研院在固态储氢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固态储氢材料的应用及推广,推动氢储能模块的产业化。协议签订后,圣元环保氢能业务主要以泉州、厦门两地作为试点,以厦门圣元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及泉州有元氢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将分期分阶段进行投入,其中厦门投资建设氢能源研究院和氢能源装备总成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38亿元,泉州市泉港区投资建设固态储氢系统活化及应用项目投资总额9.27亿元
 
04重点候补城市群氢能发展优劣势与未来可行性分析
 
当前,氢能尚处于商业导入期,氢能产业的发展有三个环节——上游制储运、中游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下游应用端,各重点城市群在氢能建设的道路上尚在突破阻碍,蓄力布局中。川渝地区在地理位置、氢能资源、产业链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势巨大,申报此次示范城市群成功可能性极大。川渝地理位置优越,空间格局战略部署合理,形成“一轴、一港、一区、三路”的“1113”发展格局。并且,川渝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同时,在成都市,煤化工厂分布密集,副产氢资源颇丰,导致上游制氢成本低。除此之外,川渝氢能产业制造实力强,现已掌握氢燃料电池、氢源制备、加氢储氢装备等领域核心技术,聚集产业链企业及科研院所200余家,成为了国内氢能产业链基础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在应用端,川渝地区应用氢能应用前景良好,截止到2021年底,成渝地区实现了440辆的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示范应用,配套建成了15座加氢站。
 
 
浙江省财政实力雄厚,政策支持也较大,但氢能产业链基础除了嘉兴市其它地区相对较弱。在政府支持方面,浙江省中央以及各地级市政府积极出台氢能相关政策,比如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无废城市规划等,财政实力雄厚。在氢能产业链方面,浙江省初步形成了制氢、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含8大零部件)整车产业链条,注重加强长三角的协同联动,以示范应用促进“强链补链”,但目前除了嘉兴市具备了较强的产业链基础,其它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嘉善县以及长兴县的氢能产业规模较小。
 
福建省资源丰富,但是产业链较弱,产业链参与企业不多。福建省风电、核电资源丰富,有制氢的化工基础,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成熟,但是整体来说氢能发展未形成足够强的全产业链模式,氢能相关企业布局不多,产业基础不够雄厚,仍处于发展初期。
 
湖北省氢能产业链体系完备,科研实力较强,政府支持力度很大,申报本次示范城市群意愿强烈,成功可能性较大。湖北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历史长,早在2018年2月,武汉是全国首个发布氢能产业规划的省会城市。从行业经验来看,湖北省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成熟的研发团队与经验,整体政府对氢能的支持力度较强,政策完善。从氢源上看,湖北水电装机量位居全国第三,风电和光伏也未有落后,绿氢制备潜力巨大,并且,工业发达,副产氢资源丰富,产能为5.5万吨/年。从产业链上来看,湖北省有成熟的传统汽车产业链做配套,目前,武汉已形成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产业链,重点将布局新能源领域。而湖北氢能发展仍存在劣势值得关注:1)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技术与关键材料尚未完全突破;2)产业链尚为雏形,需要在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技术与关键材料、加氢站装备、氢能制储运加用等短板环节加强招商引资;3)目前,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政府补贴,运营成本高,商业应用市场有待开拓;4)加氢站投入使用的数目尚少,需要加强加氢站建设与使用。
 
 
山西省资源丰富+“三线并举”,制氢优势巨大,但是受制于国有体制改革,以及财政实力较弱,目前氢能发展缺少动力。山西省拥有全国大规模的焦炭产能,规模为1.4亿吨,另外城市群内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总量可达30万吨/年,制氢平均成本可控制在13.5元/公斤。化石燃料、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三线并举”优势明显。同时,山西省是国内重型商用车保有量排名靠前的省份之一,超过全国的十分之一,为氢能下游应用端带来巨大优势。山西省在氢能产业链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不大,虽然应用方向已经有小规模级开始运营,但制-储-加氢环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另外,山西省一方面受制于国体制改革叠加其财政实力有所欠缺,因此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推动氢能发展力度较小,同时,管理体系也有待完善。
 
山东省全产业链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省内“氢进万家”建设积极推进,虽然不参与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发展,但其对于氢能产业链的发展不输于城市群。山东省是全国第一个出台氢能发展规划的省份,致力于打造“中国氢谷”+“东方氢岛”两大品牌,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济宁),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建成集氢能创新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商业运营于一体的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在制储运方面,山东省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化工企业钢铁厂,制氢成本很低,但在山东省内构建成氢气“产供销”体系的,只有泰山钢铁运营的一座加氢母站,其他加氢站都需要使用长管拖车运输氢气,氢气的加注成本相对较高。在产业链方面,全产业链体系完善,但作为新兴产业,氢气制取、储运、推广等环节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氢能基础设施方面,全国拥有270多座加氢站,从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站数量来看,山东省位居第二,接近三十座。在氢能应用方面,山东省标杆企业多,产业建设积极推进,以“氢进万家”展开,济南、青岛、潍坊、淄博四个城市及临近地区都有较好的工业副产氢基础,特别是淄博齐塑环保氢气充装项目、齐鲁石化首套氢气压缩充装项目已能够向周边城市供应氢气。但氢气推广模式尚未完善,应用场景还未充分挖掘,核心技术还未完全覆盖。
 
相信未来通过示范城市群的引领叠加众多重点候补城市群等的积极响应,氢能必将迎来行业景气度新一轮的提升,共同以氢能绘制“零碳”中国蓝图。
阅读上文 >>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 一批产业集群涌现
阅读下文 >> 干货 | IV型储氢瓶用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news/show-270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