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08-14 来源:财通证券 浏览数:299
深耕锂电正极材料多年,钴酸锂、三元材料齐发力:公司作为钴酸锂龙头企业,持续深耕锂电池正极材料赛道,核心产品包括钴酸锂、三
深耕锂电正极材料多年,钴酸锂、三元材料齐发力:公司作为钴酸锂龙头企业,持续深耕锂电池正极材料赛道,核心产品包括钴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积极布局磷酸铁锂,且前瞻性布局贮氢合金。2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7.51 亿元,同比增长80.55%,其中钴酸锂/三元材料/氢能材料分别占比49.89%/47.49%/2.08%。归母净利润为11.21 亿元,同比增长93.66%。受库存及原材料影响,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下降,营业收入35.86 亿元,归母净利润1.16 亿元。随着碳酸锂价格企稳,库存损失降低,公司业绩有望回升。
中镍高电压化优势明显,三元材料量利齐升:针对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问题,高镍化和高电压化为主流解决方案。对比高镍路线,中镍高电压路线能够达到相同的提升能量密度效果,在安全性和成本上更具优势,高电压Ni5 系电芯成本比NCM811 低15%左右。公司①产品序列齐全,中镍高电压技术来自钴酸锂领域长期积累,高电压Ni7 系产品成功运用于4.45V 动力电池中,高功率产品独树一帜,高镍产品性能优越;②深度绑定核心客户,与中创新航、松下、宁德时代及国轩高科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③加速出海进程,与Orano 集团设立合资公司;④积极扩产,预计23 年产能为7.3 万吨,24 年产能为11.8 万吨。未来有望继续延续量利齐升业务局势。
氢能材料未来空间广阔,打开全新增长空间:固态储氢单位体积储氢密度达70-150kg/m3,安全性和经济性双佳。2022 年,厦门钨业将贮氢合金材料转让给公司后,公司具备5000 吨储氢合金生产能力,目前第三代车载贮氢合金材料已批量生产,导入国际知名车企。AB2 系列储氢材料技术实现突破,氢能业务未来有望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196.30/321.63/441.37 亿元,归母净利润6.48/13.85/19.32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8.34/13.26/9.51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技术变迁波动风险。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news/show-380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