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党组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总经理)吕亮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能源化工企业在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降碳减排、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艰巨任务。他建议,加快新能源协同发展,助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能源化工企业既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但是又具备诸多优势。”吕亮功说。比如,在可利用土地、屋顶及水面等资源众多、绿电消纳能力强、绿氢应用潜力大、地热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优势。
吕亮功指出,虽然当前国内各能源化工企业工矿区面积广阔,但利用工矿区、炼化基地开展风光发电项目却不在国家政策鼓励范围内。对于企业用于自身的绿电替代及“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在光伏、风电资源获取及电力并网方面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能源化工企业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地热资源具有开采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征收地热资源税预计拉高供暖成本。
为此,吕亮功建议:一是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将能源类企业利用自有工矿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纳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范畴,同等程度推进实施,并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同时,研究出台新的财税政策,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由于氢能、地热等产业本身研发难度高、资本投入大、利润空间小,前期运营亏损,为提高企业积极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对绿色低碳产业出台新的财税支持政策:如财政支持方面,对在国家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绿色低碳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所得税方面,对企业从事绿色低碳相关的业务给予所得税优惠税率。
二是国家在光伏、风电等资源配置及电力并网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支持能源类企业在周边区域建设“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用于自身绿电替代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是加强绿氢产业化发展。包括: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议国家加强对氢能发展顶层设计,出台我国氢能发展的专项规划,明确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线图和主要任务,并制定完整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统筹企业协作,打造高端产业链,构建产业链完整、分工协同、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二)牵头攻关关键技术。建议国家牵头联合攻关,解决氢能行业相关卡脖子技术问题,提升氢能装备国产化率;支持重大绿氢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纳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并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三)制定扶持政策。制氢方面,建议国家制定电解水制氢业务相关扶持政策,在电价优惠、绿电交易、富余电量上网等方面给予支持。配套工程建设方面,建议明确风光发电制氢项目配置储氢等同储能;支持制氢项目自建内部输变电工程线路,并制定减免缴纳备用容量费、基本电费、交叉补贴费等电网费用的相关政策。碳交易方面,建议国家出台绿电制绿氢项目碳排放方法学及相关标准,支持氢能项目的碳减排量参与碳交易,并对绿氢生产或消纳企业给予财税支持。能源化管理方面,建议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范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出台相应标准规范,氢能加注、运输等管理参照天然气(LNG、CNG)执行。
(四)加快氢能交通应用。重点围绕氢能交通应用领域制定规划,引导石油石化、物流、钢铁、邮政、电商配送等行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形成多样化的氢能交通应用场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氢能交通产业链产学研联合攻关,探索并推动加氢站用设备、氢气储运技术、绿氢制取技术的突破和提升,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加强示范区域协同合作,在京津冀(含雄安)、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山东“济青高速走廊、”河南“郑汴洛濮”高速、成渝高速等区域,以高速公路网络为纽带,建设跨省、跨市的加氢走廊,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以及加氢站的互联互通,推动加氢站和车辆推广形成重点区域“点—线—网”的全面覆盖。
四是在资源税方面,对地热产业予以支持。对地热资源税给予政策支持,采用减免、从低征收或仅对“采灌差”部分纳税,支持清洁、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尽早实现。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的地热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应鼓励投资主体和市场资本进入,促进地热行业健康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