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西门子能源(Siemens Energy)获得了丹麦可再生能源公司European Energy的订单,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商业电制甲醇(e-Methanol)项目提供电解设施,该设施由西门子能源公司的一个50MW电解工厂提供氢气。该项目最终将为马士基船队供应甲醇燃料。
此前,马士基曾宣布与European Energy合作,为全球首艘使用碳中和甲醇的集装箱船舶生产绿色燃料。该甲醇燃料生产设施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生物源二氧化碳来生产甲醇,预计于 2023 年投入生产。生产甲醇所需的能源将由位于丹麦南部卡索(Kassø)的太阳能发电厂提供。可再生能源将在南日德兰半岛(Southern Jutland)生产,但电制甲醇生产设施选址尚未确定。
根据合同,西门子方面将负责设计、供应和调试电解系统,该系统由三个完整系列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装置组成,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脱盐水生产设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采用可传导离子的聚合膜作为电解质,所以也叫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同体聚合物燃料电池(SPFC)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SPEFC)。
“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紧急行动。”西门子能源公司新能源业务高级副总裁Stefano Innocenzi表示:“与我们的合作伙伴欧洲能源公司一起,我们将在海运业脱碳方面发挥先行者的作用。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将把电子甲醇(e-Methanol)推向市场。电子甲醇或其衍生燃料被预定用于长途船舶、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该项目将是我们PEM技术成功商业化和规模化的证明。”
欧洲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Knud Erik Andersen则表示:“我们很高兴下达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商业Power-to-X项目的重要订单。随着我们推进航运业等难以减排行业的脱碳,这是绿色转型的关键时刻,我们相信西门子能源出色的电解槽专业知识将成为扩大我们市场的坚实基础。向世界提供可持续燃料的业务。”
全球航运业的最终能源消耗高达3050太瓦时(TWh)。相比之下,这是德国用电总量的五倍多。
由于几乎所有的燃料都是化石燃料,主要是燃料油,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
国际海事组织(IMO)已经承诺航运业到2050年(以2008年为基准)将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减半,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这些措施包括新的物流方式、提高效率、提高速度/功率比,以及在推进方面应用可持续燃料,即使用基本上碳中性的电力基燃料(e-Fu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