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行业分析   |  专家观点   |  海外市场   |  其他分析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市场分析 >行业分析 > 高能耗产能关停倒计时?“工业+绿氢”突破能耗+碳排放“双控”天花板

高能耗产能关停倒计时?“工业+绿氢”突破能耗+碳排放“双控”天花板

2023-07-14 来源:氢云链 浏览数:273

供给侧改革浪潮之后,国内关停了大量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端落后产能。在已被关停的企业为转型升级、盘活产能而苦恼时,新一轮的针

供给侧改革浪潮之后,国内关停了大量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端落后产能。在已被关停的企业为转型升级、盘活产能而苦恼时,新一轮的针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和低端产能的大规模淘汰浪潮又将来临。

根据2023年7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中能效水平要求,此前政策明确的25个重点领域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而对于11个新增的管控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预计未来2-3年内,高能耗、高排领域,小微规模企业将陆续退出,落后产能的淘汰更是不可避免。

企业唯有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能效和碳排放的下降,开辟符合先进生态环保理念的新赛道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以河南濮阳中原油田为代表的企业正在通过发展氢能源,探索“产能关停-布局氢能-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模式。

氢能源助力企业解决“能耗+碳排放”双控

对于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而言,由于日趋严格的能耗双控、“双碳”等原因,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相对明确的方向。同时新能源属于重资产行业,而且受政策、技术、环境的影响明显,对工艺、运维等水平要求高,这与化工等高能耗企业的运营特点高度契合。

如表1所示,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广东更是一马当先,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费直接不纳入“能耗双控”。

需要指出的是,风光电等新能源更多解决的是企业能耗问题,对于企业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如炼钢、煤化工、炼化等过程的碳排放。

随着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企业还需要探讨更多的解决方案。

氢云链认为,工业企业的深度减排可能还需要发展氢能相关业务,“工业+绿氢”模式将突破“能耗+双碳”双控天花板,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碳与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氢能业务的同时,企业需要注意“电解制氢”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区别,已有业内专家提出,未来并网的电解制氢项目可能难以获批。只有完全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才真正实现“零碳”,并具备实现氢能业务经济性的可能。

表1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能耗双控”的相关政策

来源:氢云链整理

布局绿氢,中原油田“凤凰涅槃”之途

国内已出现产能被关停后通过氢能实现转型的先行者。

7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以河南濮阳的中原油田为例,展示了一个炼化企业低端产能被关停后,利用氢能进行业务转型的案例。

河南濮阳的中原油田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2017年,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因为规模小、效益低、安全环保压力大,在连续3年亏损之后被关停。

图1 中原油田党委书记魏忠昕接受采访

 

来源:焦点访谈

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忠昕说道:“关停以后,我们进行了多次商谈,我们本身是一个有千万吨级当量的大油气田,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实现多元化转型,让厂子“活”起来,于是我们就想到了集团公司提出来的用新能源发展绿氢产业。”

图2 中原油田电解制氢设备

来源:焦点访谈

濮阳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又有着技术优势。在达成共识后,中原油田上下便拧成一股绳,下决心要为工厂蹚出一条有生机、有活力的发展新路。

于是中原油田绿氢项目应运而生。

2022年12月25日,中原油田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成功投产,可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预计年消耗可再生电力电量2520万千万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000余吨。利用这些绿色氢能,濮阳市已经投运了25辆氢燃料电池环卫车,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吨。

新的中原油田绿氢示范基地也正在大规模建设,预计2025年达到年产能4500吨,成为豫北地区的“绿氢”供应中心。濮阳也在加速进行着从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的绿色转型。

图3 濮阳市氢能公交车

来源:焦点访谈

小结

“双碳”本质就是又一轮的供给侧改革,能耗双控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习惯了粗放式发展的企业无疑是亚历山大!

但对于有想法的企业,压力就是换道超车的动力,企业的“玩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在纯电动汽车时期插不上手的中石化们,这次成为氢能的主力军,化工企业跨界玩起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手握大量火电站的电力巨头“扫货”似的满大街收购光伏电站,风光电等新能源企业更是“新(能源)上加新(能源)”地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业务。

在“能耗双控”与“双碳”的高压之下,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需要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才能避免被历史洪流淘汰的命运。

 

阅读上文 >> 天然气价格下跌导致蓝氢比绿氢更便宜,中国市场除外
阅读下文 >>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三一重能氢能布局再落一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shichangfenxi/show-81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