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华电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进入制氢站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环节,该项目由风光电、储能装置、制氢站及储氢设施四部分组成,总功率约为70MW的制氢装备包含碱性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年制氢量7800吨,可供20座规模为1000千克/日的加氢站使用,满足约1000辆燃料电池重型卡车需求。
近年来,在政策及资源优势支持下,内蒙古风光制氢项目密集落地投产。业内普遍认为,内蒙古在氢能产业方面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显著,一方面,丰富的风光资源可提供丰富氢源;另一方面,内蒙古传统煤炭、冶金、工业等领域可为氢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不过目前氢能产业尚在起步阶段,规模化效应暂未显现,储运问题导致的成本高企不容忽视,需进一步推动“制储加用”一体化建设。
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出台《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印发《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门制定《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细则》,对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安排。目前正在制定《风光制氢开发布局与建设时序规划方案》《氢气管道建设中长期规划》等。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张洪轶在首届中国(内蒙古)氢能论坛上介绍,内蒙古土地辽阔,风光资源优渥,风能可开发资源约14.6亿千瓦,在全国占比超过50%,太阳能可开发资源超过94亿千瓦,在全国大约占到20%。
基于此,内蒙古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低。“内蒙古风光发电成本已经低于0.2元/千瓦时,可为大规模制氢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和可靠的电力支持。”张洪轶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将执行 “源网荷储+氢”等类型绿氢示范项目15个以上,氢能供给产能160万吨/年,绿氢占比超过30%,建设加氢站60座,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培育或引进50家以上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氢能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
阳光电源副总裁、阳光氢能董事长彭超才指出,内蒙古拥有绿氢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在我国省区中已规划绿氢示范项目最多,发展潜力巨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多家氢能龙头企业落地内蒙古布局氢能,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基本都有配套,同时,包头、鄂尔多斯和乌海分别加入了上海、广东、河北三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
持续拓展用氢场景
除政策及自身资源加持外,内蒙古绿氢项目密集落地也得益于其传统煤炭、冶金、工业等领域可为氢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
张洪轶指出,内蒙古拥有完整的煤化工体系,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年氢气需求量约700万吨,超过全国的1/4。内蒙古还有很多煤矿,矿产运输所需物流车辆超过100万辆,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在中长途重载卡车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车替代的场景丰富。
三一氢能总经理饶洪宇认为,随着风光等绿电价格的持续走低,规模化应用的经济性即将显现。在2025年之前,绿氢将主要集中在示范城市群的基础应用,以及内蒙古等低价绿氢地区的绿色化工及交通示范场景应用。
“内蒙古的天时、地利、人和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彭超才看来,绿氢产业尚在发展初期,单位制氢成本过高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需要在设备技术进步、绿氢规模化生产、电氢深度耦合三个领域重点突破。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安润生进一步表示,未来,内蒙古将全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场景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装备制造基地。
“制储加用”一体化建设需求迫切
需要注意的是,氢能产业尚在起步阶段,规模化效应暂未显现,储运问题导致的成本增长不容忽视。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推动“制储加用”一体化建设,对氢能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氢能从前端制取到终端应用要经过制、储、运、加、用多个环节,各环节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使用成本。因此,在氢能应用的起步阶段,适当减少中间环节也是降低氢能使用成本的有效措施。如采取制加氢一体站模式,减少中间储运环节,可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场景时,我们发现,氢源是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饶洪宇说,以广东为例,虽然广东的氢能产业推进速度快,但缺少低价氢气。“推广氢能首先就是找准场景,在氢源丰富的地方由于氢价较低,可一定程度实现经济性。此外,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站内电解水制氢更加方便且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推广。”
内蒙古持续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将进一步发挥“制储加用”一体化建设的经济性优势。上述专家指出,内蒙古可围绕矿产资源开发氢能重卡固定路线,选择几个特定地点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能够充分保证氢能重卡的稳定运输。
“降低规模化制氢对电网的影响、与风电光伏的深度耦合、实现源网荷储能量管理,是内蒙古大规模、多场景绿氢产业发展的关键。”彭超才提出,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系统解决方案充分适应光伏、风电功率快速波动和间歇特性,可实现“荷随源动”“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系统集成和管理,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综合能效大幅提升。
氢能观察捕捉绿氢发展焦点,举办“2023第三届中国绿氢与应用发展论坛”。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氢能行业业主方、制氢供应商、政府合作单位等,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落脚点,共同探讨我国绿氢产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