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行业分析   |  专家观点   |  海外市场   |  其他分析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市场分析 >其他分析 > 首次!“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

首次!“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

2023-07-18 来源:全球氢能燃料技术大会暨展览会 浏览数:353

氢能被全球公认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但因为氢的质量太轻,密度只有空气的 1/14,如何安全、高效地储存和运输,成为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瓶颈,而储氢材料和载体又是决定储氢技术的关键因素,因而研究合适的储氢材料成为发展氢能技术的重要环节。

  氢能被全球公认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但因为氢的质量太轻,密度只有空气的 1/14,如何安全、高效地储存和运输,成为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瓶颈,而储氢材料和载体又是决定储氢技术的关键因素,因而研究合适的储氢材料成为发展氢能技术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见的储氢方式可分为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相较于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等储氢方式,固态储氢体积密度高、安全性好,发展前景被看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方电网云南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郑欣:能够储存200立方米的氢气,它的储氢密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换成普通的常用的三个兆帕的储氢罐,体积要增加20倍,可能这样储存的氢气就要占满这样大半个场地的储罐。
 
固态储氢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高效,就好比做一个能量的大蓄水池,可以把光伏、风电等不稳定的发电量高密度存储起来。在广州,这项技术还可以升温释放高压氢气,为新能源汽车加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总经理 雷金勇:能源站通过氢能的制取、存储、发电、加氢一体化,实现“绿电”与“绿氢”之间的灵活转换,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
 
而在云南,固态储氢同样实现了示范应用,氢气释放出来,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不管是晚上还是阴天,都能实时对新能源最大程度地进行消纳和转化。
 
整个项目存储的165公斤氢能,在用电高峰时,可持续稳定出力23小时、发供电2300度,将推动大规模稳定消纳清洁能源、加快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成山:未来,氢能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将会持续扩大,绿氢的比重也将持续提升。应该说电氢融合是支撑电力系统向高级形态演化的重大变革性技术之一。
 
阅读上文 >> 内蒙古年氢气需求量700万吨,超全国1/4
阅读下文 >> 重要突破!氢能进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鼓励类项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h2fc.net/shichangfenxi/show-83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市场分析